【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荆州:电靓希望的田野

发布日期: 2019-09-18 信息来源: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披荆斩棘,湖北电力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湖北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电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反映电网发展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热情讴歌湖北电力职工开基立业的创业精神、服务黎民百姓的人民情怀、助力经济发展的历史担当,公司网站特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栏目,全方位展现湖北电网高质量发展成就。今天,为您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荆州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荆州:电靓希望的田野

6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文章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湖北荆州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新中国成立70年来,荆州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就成为其中的加速器、催化剂。

多年来,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加强农村配电网建设,用电促进农业转型、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使农业真正强起来、农村变得美起来、农民开始富起来。

小龙虾出国门 电网改造促进农业升级

2018年世界杯期间,“10万只小龙虾‘出征’俄罗斯!世界杯盛宴满眼中国红”的帖子一度占领各大新闻网站头条,不少网友甚至调侃“小龙虾”成为中国在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参与者,而此次“征战”世界杯的中国小龙虾就是产自湖北荆州。

20175月,监利县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监利县扶贫开发示范点——福娃集团稻虾养殖基地,为稻虾养殖户宣讲安全用电知识。

“解放初期,荆州农业主要是种粮棉油,农业结构单一,旱涝频发靠天收。那时虽然也说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是,电力缺乏怎么全面得起来呢?”荆州市农业局一位干部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电灯时明时暗,电压很低,生产用电就更不谈了。”公安县公司老职工毛泽海回忆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集体开始集资办电,国家投资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农业用电开始逐步改善。

郭光华是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办事处的养殖户。前些年,一到小龙虾产卵的时候就特别头疼。“回沟里的水位需要相对固定,水太深或者太浅都不利于小龙虾产卵,以前电压不稳,水泵停停开开,抽不进水,只能用柴油机抽水,成本较高,柴油泄漏还对水质有影响。”

荆州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34万亩,其中稻虾连作面积223万亩居全省第一,小龙虾养殖的问题是制约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关键。为有效解决农村配网供电设施超载、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从2015年到2019年,荆州公司投资约68亿元,完成970个中心村配网改造,解决了267个贫困村动力电不足的问题。

郭光华高兴道:“现在,抽水效率提高了,水位有了保障,小龙虾的繁殖能力和存活率大大提升,产量是以前的两三倍。去年,我承包了70亩田开展虾稻共作,养的小龙虾也走出了国门,游向了世界。”

2018年,荆州市虾稻共作、鱼稻种养面积发展到265万亩;小龙虾产量超过40万吨,约占全国小龙虾产量的30%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在坚强农网的支撑下,荆州农业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农业从积弱走向强盛。截至2017年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4.5万个,占农户总数的85%,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工企业达到56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87家。未来,荆州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将走上了农交会、渔博会等,它们将代表中国走出国门。 

松脂灯不用了 优质电能推动农村进步

傍晚,在松滋市卸甲坪乡宽阔的广场上,华灯初上,书有“武陵幽胜”的高大牌楼上霓虹闪烁。土家族的姑娘们在这里唱着山歌,踩着舞步,喜气洋洋。省内外来此度假的游客悠闲地漫步徜徉。然而,以前这里却不是这样。

20195月,公安县公司员工在斗湖堤镇开展城网改造行动。

卸甲坪土家族乡位于武陵山余脉的大岭山,海拔815米,被称之为“荆州屋脊”。“1978年,这里还没有通电,山民都是点松脂灯照明。不仅气味大、不亮堂,还烟熏火燎地随风摇。”曲尺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大明回忆道。

1984年,35千伏河田坪变电站升压到110千伏,由它引出电源,卸甲坪乡才建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于1985年投运。“通电那一刻,山民们欢呼雀跃,一夜难眠。那个高兴劲真是无法言表。”吴大明仿佛仍沉浸在当时的喜悦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荆州大多数农村没有通电。经过几十年的农配网建设,直到19941118日,监利县最后一个无电村——棋盘乡三墩村通电,荆州供区村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达99.8%

“当时,农村电杆都是七八米高的杆子,电线全是裸线。村民用电线弯成钩子往裸线上一挂,然后拉到屋里接电。电线到处拉得乱七八糟,像‘蜘蛛网’,用电极不安全,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原荆州公司退休干部谭冬阳形象地说。

199811月,荆州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全面启动,各县(市)电力局和农电总站正式开展农村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其中江陵、天门、公安、石首4个县市率先展开,江陵县宝莲乡成为了全省试点。通过开展“两改一同价”工作,江陵县宝莲乡彻底杜绝了村电工“中间收费”环节。

2006年至2010年,荆州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经历一期、二期大规模改造,农网工程总投资33.86亿元,新增35千伏、110千伏变电站64座,新增主变92台,变电站和主变数量分别比改造前增长47.8%35.7%;增加35千伏、110千伏线路131条,新增线路1321.82千米,线路条数比改造前增长73.6%,线路长度比改造前增长45.2%

农网改造后,农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由改造前的70%上升为96%,供电可靠率由改造前的不足90%上升为99.5%,平均照明电价由0.9/千瓦时下降到0.508/千瓦时,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201115日,国家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荆州公司加快推进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截至20198月,荆州公司5年共改造农网10千伏线路超1.3万千米、低压线路近3.1万千米。高耸的电杆、绝缘的电线、规范的台区、整齐的表计,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 

穷日子没有了 用电无忧改变农民生活

监利县朱河镇北港村八组的常远林,一家5口只有几亩薄田糊口,他回忆道:“以前,我们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勤扒苦做,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为供儿女上大学,法子都想尽了,辛辛苦苦结果还是寅吃卯粮,举债过日。”

20184月,石首公司“电小二”走进团山镇六虎山茶园,巡视电力线路,义务检修茶厂设备,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5年前,常远林发展家庭副业养鸡鸭,用煤炉给鸡鸭取暖,但温度不稳定,鸡鸭成活率低,贴了力气,还亏血本。“现在好了,我用电灯增温,鸡鸭下蛋产量增高,而且稳定。”常远林说起农网改造后给他带来的好处,一脸高兴。2016年,朱河镇上像常远林这样依靠电能从事养殖种植业脱贫摘帽的贫困人口有452人,4个贫困村整体摘帽。截至2018年底,荆州市累计脱贫10万余户,出列279个贫困村。

“因地制宜种植丹参、迷迭香等经济作物,我们建成年产10万吨的氧化钙企业,用电负荷达到2000千瓦。从2012年到2018年,统一规划建了184栋居民楼,家家户户都搬进了小别墅。”说起这些变化,松滋三堰淌村村支书吉明东流露出喜悦和自豪。2018年,三堰淌村村民家家户户年收入都在五六万元以上,幸福的欢歌在山间荡漾。

“经过电气化加工后的香菇产品,可以让我今年多赚5万元”。20191月,荆州新滩镇李家湾村村民杜永兰在大棚里自豪地说道。今年,镇里新上了3条高端生产线设备,生产香菇酱、香菇饼干等产品。为确保生产设备用电稳定,供电公司专门为其架设了一条供电线路,增加大功率变压器2台,用电有了更可靠的保障。近年来,荆州公司大力开展“电气化+”农业工程,以大数据为支撑,整合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建立用能台账,开辟电能替代项目绿色通道,从现场勘查、技术方案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全面提速,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电气化制茶技术改造,一年算下来增收了几十万元呢!”20198月,团山镇六虎山茶园负责人张建设算起今年的茶叶收成,笑得合不拢嘴。“使用电气化制茶生产线,每斤茶叶综合成本降低23元、提升品质增加利润35元。”2017年,荆州公司编制2017年至2020年电气化工程项目清单1284个。2017年,完成157个替代项目,实现替代电量4.94亿千瓦时;2018年,完成90个替代项目,替代电量7亿千瓦时……未来,农业、农村、农户与电能的关系更加紧密,电推动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新时代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

广袤的大地,阡陌纵横的田野,一座座铁塔耸立,一条条银线穿越,远处稻浪翻腾,近处炊烟袅袅,好一派田园秋色。富庶的江汉平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