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沃土瓜甜豆飘香

发布日期: 2018-06-22 信息来源: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

——湖北石首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有着“鄂南明珠”美誉的湖北石首市瓜果蔬菜产业蓬勃兴起,丰收美景宛如一幅吉祥的画卷。“西瓜大又甜,快来品尝。”619日,石首市大垸镇新沟村徐锋抱着刚采摘的西瓜笑容满面,热情招呼前来走访的供电所员工品尝刚上市的西瓜。

今年以来,石首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乡镇特色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提供优质洁净的电能保障,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17年,石首市供电公司已完成全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544个、投资1.6亿元,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320.25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458.6千米,解决低电压台区362个,惠及13.3万户客户。

瓜蔬种植带动村民致富

仲夏时节,位于大垸镇新沟村的“徐锋瓜蔬小镇”,瓜果飘香,呈现丰收的繁忙景象。这个以“徐锋”命名瓜蔬小镇,是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522日,该合作社被湖北省园艺学会授予“全省西甜瓜先进示范基地”称号。

“西瓜外形好、品质好,价格高,电力供应很重要。”徐锋感激地说,除了选择优良的西瓜品种,实行有机化种植、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外,还离不开科学的田间管理。

徐锋是大垸镇最大的西甜瓜种植户,共种植西甜瓜3000亩,其中大棚600亩。一年可销售西甜瓜3000吨,创产值3800万元。他的合作社主要采用“瓜—瓜—菜”种植模式,实行“合作社+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村民以土地折资入股,吸纳贫困户务工,还免费为村民提供优良瓜苗、种植技术和有机肥料,村民的瓜果蔬菜由合作社统一销售,保证村民稳定增收,高效脱贫。2017年,合作社带动胜利村、新沟村20名农户种植10个大棚西瓜,创收40万元;同时扶持贫困户发展西瓜100亩,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

“棚内有28万株瓜苗,石首市三分之二的西瓜苗在这里培育。”合作社理事长徐清华说,今年冬季育苗全靠地埋电热丝增温保暖,保持24℃地温,瓜苗没有受冻,好苗育好瓜,夏季才有好收成。

每年3~4月,西甜瓜进入授粉、坐果期需要采用水肥一体化和精准滴灌模式浇灌。先用电泵从沟渠抽水至分渠,再配肥料,然后将水肥通过塑料管输送至大棚瓜苗根部。“一次抽水灌溉5个大棚,20分钟浇完。”徐锋指着沟渠边的电泵说,现在浇水施肥同步完成,省时省力,实现精准浇灌。

西瓜成熟采摘后,需要进入冷库存储,西瓜冷藏温度为15℃,甜瓜冷藏温度为11℃。在合作社千吨冷库里,地上堆着大大小小的西瓜、哈密瓜、白香瓜等香甜扑鼻,8台制冷机向外吐着丝丝白雾。“多亏供电公司及时增容,扩建3个冷库,瓜果冷藏不用愁。”徐锋喜滋滋地说,现在每天要卖4~5万斤,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西瓜批发价每斤1.5元,主要销往武汉中百超市。

从育苗到移栽,从浇水施肥到坐果,再到收获冷藏,可以说都离不开电。“今年4月,供电所花3天时间为合作社安装了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将电线架到田头,解决了后顾之忧。” 说到电力的保障,徐锋赞不绝口。

“为种植户量身定制供电方案,提供优质电是供电所的工作目标。”石首市供电公司大垸供电所副所长袁道进说,供电所实行24小时故障抢修值班制度,保证随叫随到,快速修复故障,降低村民停电损失。

电力充足了,徐锋准备发展智慧农业,将传统农业变为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并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乡邻们致富奔小康。

豆腐加工步入电气化

10多个外形如水缸的白塑料桶内浸泡黄豆,磨浆机转动流出乳白的豆汁,压坯成型的豆腐块正在通过电器设备进行风干……611日,在石首市大垸镇泥南村泥巴坨生态产业园里,泥南村村民杨成礼在作坊里忙着制作豆腐。

大垸镇泥南村有数百年制作豆腐的历史,家家户户掌握豆腐传统手工艺。泥南村的豆腐乳,采用纯天然的氨基酸酵母菌发酵制作而成,具有益寿延年的功效。泥巴坨生态产业园是该村最大的一家豆腐乳生产企业,杨成礼是该生态产业园的负责人。

在泥巴坨生态产业园,杨成礼操作电动设备清洗、浸泡、筛选黄豆,再将洗净的黄豆装入磨浆机磨浆,接着通过蒸汽电锅炉烧浆,再在恒温室压坯成型、切块风干发酵,最后调味装瓶。杨成礼神秘地说,除了点浆是手工操作外,其他都是自动化处理。制作豆腐乳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高。2017年以来,石首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精心规划农网,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保障了豆制品加工环节可靠用电。

“过去电压低、电力不足,磨浆、蒸煮等且靠手工制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杨成礼回忆过去制作豆腐的经历苦不堪言,豆腐发酵时的温度控制不准,做出来的豆腐乳品质差。

产业要振兴,电力需先行。石首市供电公司大垸供电所副所长袁道进带领员工走访村民,了解豆制品加工用电需求,摸清村民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将提高供电能力、保障供电质量作为服务豆制品产业的重点内容,加快进度改造升级农网。2017年,大垸供电所为泥巴坨生态产业园简化报装流程,优化供电方案,快速接通电源,完成变压器增容任务,将原来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为一台315千伏安变压器,提高了供电能力。

今年,大垸供电所为泥南村增加了2100千伏安变压器,改造10千伏线路1200米,改造低压线路2400米,导线由过去35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换成95平方毫米的绝缘线,每个家庭豆腐作坊都通上三相电,泥南村豆腐乳产业用电有了可靠保障。

“动力电通到作坊里,电力足、电压稳,豆腐乳的生意越来越好。”杨成礼握着前来走访的袁道进感激地讲述农网升级带来的变化,豆腐乳最适宜在26℃的空调房里发酵,电锅炉精准掌控烧浆蒸煮温度,电风扇风干速度快等。

在实施农网改造工程的同时,大垸供电所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多年来,该所实行24小时抢修值班制度,在配电台区、表箱及人口稠密处公布抢修电话,客户只要拨打一个电话,电力抢修队员随叫随到,竭力为用电客户排忧解难;同时向村民发放印有安全用电常识、多种网上交费知识的年历4000余份,普及交费知识,提高村民安全用电意识。

相关链接